宋朝军队怎么这么垃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1 06:45:20
宋朝军队怎么这么垃圾?
宋朝军队怎么这么垃圾?
宋朝军队怎么这么垃圾?
宋朝的经济相当繁荣,科技发明也一点不落后于前朝,那么为什么一个经济强国会成为一个军事弱国呢?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一下.
一.先天因素.
宋朝的立国在军事上有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宋朝立国时,北方的契丹已经先立国几十年,它在后晋的石敬塘手里抢去了幽云十六州,使得中原的北大门洞开;同时产马地在北宋建立之前即被西夏和辽国占有,所以北宋一直少马,难以和北方的少数民族骑兵对抗,所以宋朝的立国是相当捉襟见肘的.
而且,宋朝碰到了多个空前强大的敌人.首先,从数量上来说,宋朝碰到的对手是最多的――对手是指有较大实力能征服别的蛮族而且向中原王朝进攻的蛮族,如果中原王朝只需要少数的军队就能镇压,就算不上对手,如汉朝时候的羌族,宋朝时候的交趾;如果从不进攻中原王朝,如唐朝时的回纥,在唐朝衰微的时候也没有进攻过唐朝,宋朝时候的大理国,也就算不上对手.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的话,两汉足以称得上对手的就只有匈奴一个,能够和唐朝持久作战并且会威胁唐朝存亡的是突厥,后期吐蕃虽然崛起,但是它并不具备将唐王朝并吞的实力;明朝时候的对手是蒙古和满洲,而且明朝建国时蒙古已经没落,满洲崛起也是在明朝后期,但宋朝时候的对手多达四个:契丹、党项、女真、蒙古.而且这些强有力的对手从宋朝建国之时就开始接连登台,让宋朝没个喘息余地.
这些因素导致了宋朝军事上的先天不足,而更为重要的是,宋朝在立国后,军事上又畸形发展.
二.军事思想.
宋朝是我国军事法律思想非常丰富的时期,但其军事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内向性和保守性,而其最集中的表现则是兵权的高度集中.
宋初年,为了实现皇帝对军权的绝对控制,赵匡胤采纳了宰相赵普对藩镇应“稍夺其权”[1]的建议,“杯酒释兵权”后将禁军完全掌握在了皇帝手中.同时,在兵力部署上,把地方精锐之兵归于禁军,并使得驻守京城外及驻守开封府畿内同畿外的兵力相制衡.整个兵力布局,体现了“内外相制”,高度集权的思想.这样,中央直接控制军事力量,无论哪里有事,中央都可以从容调兵.
同时,为了进一步限制将领权力,保障兵权可以掌握在皇帝手中,宋皇朝又制定了军队的“更戍法”.即戍守外地的禁军每个一,两年便要换防,将领也要定期更换,这样就形成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这种结果尽管有利于放置兵为将用的谋反情况,但是也直接影响到了部队的巩固和战斗力的形成,使得将领们,尤其是主将并不熟悉所率领的各部队的特性与战斗力,对下属部队没有任何的威严可信,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其作战效果.
如庆历元年(1041)对西夏的好水川之战,战前,“任福在庆州,番汉渐各信服,士族亦谙练”.临战,任福却被突然调至泾原担任主将,最后的结果是“麾下队兵遂差拨,诸军将校都不识面”.[2]最后为西夏所败,任福也枪中左颌而死.
宋皇朝这种高度冀中军权的思想,对解决藩镇拥兵割据,维护国家社会统一上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宿卫、藩镇不可除之痼疾,一朝而解矣”.[3]
我们不能说这种思想没有任何好处,宋朝的兵权高度集中思想的确改变了五代以来政局动荡,藩镇拥兵自重的局面,促进了皇朝的内部稳定,但在另一方面,这种思想也使得宋朝的军队凝结不起战斗力,地方自我保卫能力积弱,因此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斗争中长期处于退守态势.朱熹就曾经说过“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都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金骑所过,莫不溃散.”[4]
其实这种政策在宋朝前期,局势未定的时候使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国家社会基本安定,地方造反的几率被大大降低的时候,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就应该改变,只可惜宋朝后代皇帝们因循守旧的继承了宋初这种带有明显的时效性的政策,如打仗还得要依循皇帝定下的“阵图”作战,要知道宋太祖曾御驾亲征,有军事才能,所制的“阵图”倒是与战场情况相符,但后代的皇帝们大都深居宫室,根本不了解战场的实际情况,却还遥控前线将领,不顾前线的具体情况,这样的战争,怎可能不败?
除此外,宋朝全朝还存在这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思想.由于赵匡胤本人是武力篡权,所以对于军队有着很大的猜忌,因此在军事人才法律制度上,贯彻以文制武的重文轻武的立法思想.
宋太祖时已明确提出“兴文教,抑武事”的方针,广开科举文选,大开科举之门,各人科举的成功胜过任何军功,使得科举成为踏上仕途的最重要的途径,读书成为了社会竞争,获取功名和得到社会承认的主要途径.
在中央掌管军事立法的枢密院,都是以文臣为枢密使或者知枢密院事,而以武臣为副.三衙虽然是武臣为主,但却受到枢密院的牵制.在这种情况下,武将的才能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宋朝的军事在内部就处处受制,更何况对外呢?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曾对传统的抑制武将的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实行了“将兵法”,以增强各地武将对辖区内军队的指挥权,但是这些措施在元佑更化之时就遭到废止,武将地位低下的状况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宋朝的军事思想在过于保守内敛,偏偏它所应对的又都是虎狼之师,使用这种内敛保守的思想来指导军事战斗,想取得长久性的胜利的确不容易.
三.武将选拔及培养
前文曾经提到过,科举是宋朝最能够获得人们承认的途径,宋朝也开武举,但是却试策高低为去留,如仁宗天圣八年(1030)开武举:“武举发,先阅骑射,而试之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5]这样就造成了武官的选拔重文轻武.且在授予官职之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切要职,多由科第出身的文官担任,甚至掌握全国军权的枢密院,各地方州县的军队指挥权,都交给了文官,导致即便武官担任了要职,也将受到文人的排挤压制,无法将满腔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甚至有被文臣陷害排斥最后含冤而死者.
武官地位低下,必然无法激起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影响全军士气,甚至埋没大量的用兵人才.
而且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宋朝的武将选拔制度并非走纯粹的科举路子,在很大程度上,宋朝武将的培养选拔制度明显落伍于文官的选拔制度,因为它基本上还是在沿袭旧的传统做法,即荫补制,荫补制就是落后的世袭制的残余变种.依其规定,凡皇亲国戚,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孙及亲属,殁于王事的下级官吏子弟乃至达官贵人的门客仆从,都可以补官,而在这里面,武臣,宗室,外戚及技术官员的亲属皆可以补为武阶官.这种制度不考虑被选拔的对象的素质能力,而是主要看家庭出身,自然就谈不上对武将的要求和培养,虽然不乏名将产生与此,但这绝对不表明其的先进性.
而在对武将的培养,也就是武学方面,宋朝的武学不仅规模不大,而且其培养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武学中的教官都由熟悉典故但却无任何实战经验的文臣充当,在教习的时候只偏重于忠义思想和书本知识,大有纸上谈兵的阵势,且教官和学生对习武的热情也并不高――宋代浓烈的崇文抑武风尚影响下.更是影响了武学的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造成宋代军事积弱的因素,不再赘述.
总之,整个宋代,抑制武官成为其重点,也成为了宋朝的弱点,在崇文抑武的思想下,宋朝走上了畸形的军事发展道路.所以宋朝虽然经济实力强大,但是经济强大,文明前进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却受限于政策和思想,迟迟无法转化为军事动力,在战斗力上出现了严重的倒退,以至于一个幽云十六州,竟然无法从亡国的辽朝残兵手中打下,如此之弱,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但又合情合理.种种原因使得宋朝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严重失衡,最终被后起的元朝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