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05/04 11:04:46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学生认识客体的活动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学生认识客体的活动过程中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才能顺利进行.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他们的认识能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又必须而且只有经过他们自觉的、积极的努力才能做到,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学生固然有学习的需要,但要使这种要求得到持续而充分的发挥,也需要教师有效的启发和正确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关系,是教学认识过程区别于其他任何认识的基本特征.教学实践证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是推动教学过程不断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习惯的看法是值得商讨的.这就是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决定着教学的目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规定作业的形式和顺序,领导整个教学活动并予以检查和评定.学生只是在教师的要求、指导下,按一定指令参与一些教学活动.显然,这种看法并没有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主体,是生动活泼的、具有独特个性、富于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的探索者,而只是把他们看成是缺乏主动积极性的、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只能在服从外来要求的情况下行动.这种教学的后果是,学生虽然能获得一些知识,但却严重地抹杀了他们的个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
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登山活动,教师就是向导,而学生则是登山运动员.向导当然熟悉登山的过程和到达山峰将会遇到的种种险阻和困难等.但他作为向导,可以为登山运动员准备适当的条件,指出方向和克服困难的方法等,但决不能代替运动员登山山顶,也不应把他们抱在怀里登山.
从理论上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一定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说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并不是不重要.我们知道,外因是促使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有时可以起很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起决定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外因的作用,就要尊重学生,要把学生看成生动活泼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的探索者.还要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教与学、已知与未知、学习与研究统一于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同科学家探求未知事物的认识过程在本质上是基本一致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两者是等同的,也不是要学生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动脑、动口,亲自去观察、实验、记录、整理、比较、归纳、分析,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有血有肉的、有实质意义的知识.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意志品格等才能得到切实而充分的发展.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不能光是教师讲、学生听.科学知识不是教师讲懂的,而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悟懂的.作为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好探索知识的引路人,而不要当保姆,抱着学生走,包办一切.
第二,建立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充分发表意见,课堂气氛才会活跃,为此需要破除教学上的“师道尊严”观,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不同意见,特别是要正确对待片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量.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的学习活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具备学习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认识的主体.
第四,花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学生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很差.要求一个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根本不可能的.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看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看;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应尽量让他们去做;读、写、算、说……都是如此.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启发、诱导,重点应放在方法的指导上,其余都尽量让学生自己活动.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最后还应注意,“教”与“学”这对矛盾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加强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指导作用的份量、内容和方式等也应随之变化,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