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对现代教育有什么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04/30 05:32:52
孔子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对现代教育有什么作用孔子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对现代教育有什么作用孔子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对现代教育有什么作用〔理论探讨〕孔子思想在当今的价值

孔子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对现代教育有什么作用
孔子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对现代教育有什么作用

孔子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对现代教育有什么作用
〔理论探讨〕孔子思想在当今的价值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鲁国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其父母“野合而生”(《史记•孔子世家》),所以有人说他是“私生子”.少年时“贫且贱”,但他没有学工、务农,也没有从军打仗(“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不如老农”;“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均见《论语》).所以,他缺乏“生产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有人就因此讥讽 “孔学名高实粃糠”.这显然过于片面了.他从小喜欢学礼制,甚至做游戏时也喜欢模仿大人,学习礼仪.他长大后,个子特高,人们都叫他“长子”,觉得他不是一般的人.开始他担任过管理仓库、牧场、工程等的小官职,由于他通礼仪,而被推荐陪鲁君去东周向老子请教礼.此后,向孔子求教的学生逐渐增多,孔子也开始周游列国,宣传推广他的政治主张.
春秋末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时代,所谓“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孔子期望通过说服各诸侯国国君实行“德治”,以维护原有的社会秩序;要求“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论语•颜渊》),提倡“纲常”,即所谓“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自的地位不允许改变)(《论语•颜渊》).陈独秀曾尖锐地指出:“三纲的实质”是“片面之义务,不平等之道德,阶级尊卑之制度”(《宪法与孔教》);“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吾人最后之觉悟》).在社会大动荡时代,孔子要求统治者与民众大家都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动来恢复周代的礼制.他十分欣赏周的礼制,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这种政治主张显然有利于没落的奴隶主阶级 而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至于在战乱不断且“无义战”的春秋,要想以“德治”来稳定社会,回到西周那样的统一局面,更是无稽之谈.孔子五十六岁那年,曾在鲁国代理过行政首长,“与闻国政三月”,用强力的手段(比如杀了少正卯)维护礼制,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政绩,以致邻国齐国担心被并吞.然而,新兴地主阶级的当权者,为了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恰恰是要打破固有的旧秩序,而孔子的学说就是要维护、稳定秩序,自然不容于新兴地主阶级当权派,因此,三个月后就被挤下来了.他周游列国也不受欢迎,相反,十分窘迫.司马迁称他“斥乎鲁,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可见其不受欢迎的程度.郭沫若说“孔子当时几乎同亡命徒没有什么两样”(《十批判书》).老百姓描绘他倒霉得像被主人抛弃的狗.学生转告,孔子听后坦然地承认“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一方面,新兴的地主阶级不需要不合时宜的孔子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孔子则因为地主阶级的当权派“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新兴地主阶级当权派架空国君,掌握实权),“离于正道”,而不愿意当官.于是,退而选编《诗经》、《春秋》,修订《尚书》及礼、乐,从事当年人类史上最大的私人编修与教育.
孔子的政治主张虽然不合当时战乱的时世,它的思想体系也不可避免地打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但是孔子的智慧,他广博和深邃思想的合理内核,尤其是他的人本思想、中庸和谐的理念,在20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对稳定和繁荣中国社会,起过相当巨大的作用.他整理编修的文化历史典籍,他建立的儒家学派,他的治学精神、教育理念与实践,也是我们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因为如此,孔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毛泽东不仅充分肯定孔子的教育成就,而且认为“孔子在认识论上和社会论上”“有它的辩证法的许多因素,例如孔子对名与实、文与质、言与行等等关系的说明”(毛泽东:《致张闻天》).毛泽东一生中曾汲取不少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命题,加以改造,用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全盘继承孔子的思想,但是,孔子的思想遗产中,确实蕴含着许多有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和谐世界的宝贵因素,只要我们能够弃除其封建性糟粕,继承其“民主性精华”,孔子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乃至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仍然能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所以,我国将正在世界五大洲建设的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目的的100所文化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
一、孔子的理想与现今的小康目标
理想是人类对美好世界的一种艰苦的、不懈的追求.从历史上各种有代表性的理想的提出和其实践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理想是人类所特有的对美好世界的一种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信仰,并愿意为之实现而奋斗.人类文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产生过成千成万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战士,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着理想,但是还没有哪一种理想完全成为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距离.因为,一方面理想总是相对稳定又相当美满,而现实却变化无常,且往往不如人意.另一方面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一个国家有许多人;在阶级社会,一个国家的人们又区分为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阶级、人群,有着不同的利益,他们的理想自然也各不相同.但是每一个时代,总会产生一些进步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人;一个国家失去了进步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志士,这个国家就可能被淘汰出历史舞台.古往今来,一些国家的消失,从根本上来说,恐怕就是因为失却了理想,失却了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在古代中国,孔子的理想是具有系统性和代表性的.他的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段话的意思是:“实行大道的时候,天下的一切事物都是为大家服务的,选择贤惠与能干的人(来管理),讲求诚信,修好和睦.所以,人们不单单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使(全社会)的老人都有好的结局,使所有的青壮年都能有作为,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培养,使(社会上)无依无靠和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收养,男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职业,女人有好的归宿.(人们)厌恶财物的浪费(要能收藏为民所用),也不必为自己私藏.因此,没有人去动坏脑筋,强盗、小偷都灭绝了,所以,家门可以不关闭,这就是‘大同’的理想.”
孔子的理想美好而崇高,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所信奉并为之奋斗、献身.然而,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这崇高的理想在孔子以后经历了2000多年仍未能实现,也不可能实现.但是每个时代都有像苏武、文天祥、林则徐这样的仁人志士及许许多多追随者,他们不倦地、无怨无悔地为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而奋斗.至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1866——1925)创立了三民主义,其理想境界就是“天下为公”.孙先生为之奋斗了一辈子,虽推翻了帝制,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但仍未能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所以,在“总理遗嘱”中他告诫世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前辈的志士仁人的奋斗当然不是徒劳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奋斗,中国几千年虽几经危殆终能承续,中华民族才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最高理想是“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大同”.这也可见“大同”理想恒久的生命力.
其实,当时孔子已经认识到在他那个时代要实现“大同”理想是不可能的,因此他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小康”的目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为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行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小康的意思是“小目标是安康(平安、祥和、康乐)”,期求阶级社会中的和谐.他认为只要确立礼制并贯彻礼治,就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孔子的这一目标虽也始终未能实现,但却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人们期望即使不能实现大同,至少也能过上小康的生活.
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借用孔子的“小康”,目标是达到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与孔子时代所不同的是: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的小康,是人人平等、人民当家作主的,而不是有严格的贵贱等级的;孔子的小康理想没有也不可能实现,我们的小康一定能实现(国家要求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有些地方实际上目前已经实现小康);在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我们的小康所要达到(或已达到)的水平,是孔子时代所不可比拟的;孔子当年强调礼治,我们则在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建立法制,依法治国.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而“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两年前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而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则从体制上、机制上论述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可以说是回应了中国传统的“天下为公”观念.全会并就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这是中国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基本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之后,为增进全民福祉,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实现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和谐相处;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追求的 “大同理想”在新时代的体现,如果说历史上的“小康目标”与“大同理想”只是先人的一种美好愿望,那么,今天我们能够一步步地接近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要像先辈那样为之奋斗不息,使之在中国大地上真正实现.
二、孔子的民本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
孔子的德治,贯穿着一种“民本”思想.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而贯穿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则是仁.什么是仁?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这就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孔子提倡德治,就是希望统治者能对百姓施行仁政,从而缓和当时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相传是由孔子修订的《尚书》(亦称《书经》,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的《五子之歌》中,就有一首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意思是: “伟大的祖先曾有明训,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坚固,国家就安宁.我看天下的人,愚夫愚妇都能对我取胜.一人多次失误,考察民怨难道要等它显明?应当在它还未显露之时就了解.我治理万民,害怕得像用腐朽的缰绳驾着六匹马;做君主的人怎么能不敬(人民)?” 尽管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思想在孔子的时代烙印着统治阶级利益的诉求,但同时也常常成为被统治者反抗暴政的武器,渗透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种人本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之中.每当统治者为非作歹时,正直的士大夫就会挺身而出,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来警告统治者,老百姓则会举起义旗来教训统治者.孔子在《论语》中要求“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要求以“忠恕之道”待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他还具体地提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要求执政者认真办理国事,讲信用,节约开支,爱护百姓,不误农时.时至今日,只要我们摈弃了孔子“德治”思想的历史时代烙印,就会发现孔子的民本思想仍然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我们今天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社会生活中都更需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温家宝总理说过:“只要关乎老百姓,就是大事”.“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邓小平在设计改革开放的战略时,则把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放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上.他说,改革开放好不好,就看“人民拥不拥护”、“高不高兴”、“答不答应”. 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访美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地间莫归于人”,强调要“立民(使民自立)、喻民(使民明白道理)、养民(使民休养生息)、惠民(使民得到实惠)”.可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一思想的精髓,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奕奕生辉.
以人为本,必然关注人的生活,而人的生活要好就必须和谐,所以孔子十分重视和谐.《论语•学而》中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珍贵.古代君王治国的办法,好就好在这里.当然,所有小事大事都按这个办法去做,有些地方就行不通.明知仅仅为了和谐而去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制来约束和谐,也是行不通的”.这段话虽然是孔子的学生有子说的,但反映的是孔子的观点,并且提出了实现和谐的必要条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太和”,就是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儒家主张通过道德学养达到自身的和谐,再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民间也信奉“和为贵”、“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哲理.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访问美国在耶鲁大学讲话时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既是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表明我国人民继承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的决心.今天我们不仅要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而且在我国周边实行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友好政策,并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期求实现一个和谐的世界.
“ 和为贵”,当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无条件地要“和”.孔子宣扬的“中庸之道”,可以说是把握“和”的条件,他把“中庸”看成德行的最高境界,说“中庸之为德,其至乎矣!”(《论语•庸也》)孔子认为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猛,应寻求适中即所谓“允执其中”(《论语•尧曰》),从而达到和谐与协调.个人处世应“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显然,孔子是要用“礼制”来约束,以实现和谐.今天,我们是既要以社会主义道德来约束,又要以社会主义法制来强制.对于那些为非作歹、偷盗抢劫、贪赃枉法、危害社会和人民的不法之徒,自然不能盲目地讲“和”,而必须绳之以法,只有当其改恶从善后才谈得到“和”.同样,在国际上国与国之间,讲“和为贵”,提倡“和谐世界”、“和谐地区”,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友”、“以邻为伴”,就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的友好合作关系.在这方面,国际法是对各国的约束,谁要是违反国际法,甚至挑起侵略战争,那我们也要坚决予于反击,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
孔子当时在政治上虽没有大作为,但他退而从事的教育事业却打破了历来官方、贵族对教育与学术文化的垄断,开创了私人教育、平民教育的先河,作出了对中国社会有深远影响的贡献.他一生“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被尊为“万世师表”.毛泽东曾赞扬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说“曲阜是孔夫子的故乡,他老人家在这里办过多少年的学校,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这样的事是很出名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编者按)
孔子把教育与治国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为国之道,教育为先”.正因为孔子把教育看成治国先行的必要条件,而“民为邦本”,国家的基础是百姓,所以倡导平民教育,提倡“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他的学生来自当时各个诸侯国,有贵族出身的,但大多是非贵族身份,如颜渊、曾子家庭是贫民,子张是农民,仲弓是贱人之子,等等.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始终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正因为如此,孔子才被历代奉为“至圣先师”.
孔子的教育内容极为丰富.首先是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孔子认为,人要有德行,没有德行,人就如同禽兽,所以要不断对人进行教育,人们也要不断进行修身养性,革面洗心,自我改造,“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刘少奇曾充分肯定孔子自我修养和改造的价值.他指出:“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述说他自己锻炼和修养的过程,孔子在这里并不承认他是天生的‘圣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认为,共产党人是要担负空前的改造世界大任的,更必须要有这种锻炼和修养.
孔子认为,进行修养的目的是有益于民众.要求:“君子学道则爱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见《论语》).而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立志于仁,有了仁,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才不会做坏事.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实现“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坚持 “中庸之道”,就是要不偏不倚.他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孔子的中庸思想,既是一种道德标准,也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他说的“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是很有辩证思想的.孔子特别反对花言巧语、虚伪的人,认为是可耻的.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孔子的很多道德格言,至今仍是我们进行道德修养的范式.例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等等.(均见《论语》)
孔子的道德行为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知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的,所谓“文行忠信”(学问行为与忠恕道义).学问在当时主要是文化历史知识,具体内容则有 “礼、乐、射、御、书、数”六大类,几乎涵盖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史记》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孔子整理编修了当时一批重要的文化典籍作为教材.他把流传的自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三千多首诗歌加以选编,精选了305篇辑成《诗经》.这些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阶级关系、经济状况和人们复杂的思想感情,不仅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还留下了一些宝贵的政治、经济、民俗方面的史料.他编订的《尚书》记述了我国上古时代的重大事件,而《春秋》则可以说是当时系统的历史教科书.音乐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和诗歌一样,可以通过艺术形象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乐》就是孔子编订用作弟子音乐教材的.孔子的教育还有射箭和驾车这样一些当时广泛使用的实用技艺.难能可贵的是在神权思想占统治地位的2000多年前,孔子在教育中能贯彻“重人事,轻鬼神”的原则.孔子的学生子路向老师请教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死.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孔子的学生都知道孔子是不谈鬼神的.《论语•述而》中就有“子(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述.
孔子强调启发式教育,并且善于掌握时机.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学生不苦苦思索,他是不会轻易开讲的,学生不积极联想他是不会硬灌的,因为他认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认为学习应是快乐的,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他十分重视学习与思考的结合,要求从已有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公冶长》),要“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他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尤其反对学习中弄虚作假,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为政》).孔子的这些主张,今天我们读起来仍会感到十分亲切.


孔子的思想博大而精深,是我们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充分利用.但是,它毕竟是2000多年前的思想遗产,有它自己的时代烙印和不可避免的消极层面,只有对它进行“去粗取精,弃伪存真”的消化改造,才能适应我们时代的需求,在我们今天“小康”、“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设中发挥独特的、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君君臣臣子子
他是贵族嘛

大同

在亲民,止于至善。
想法是好的,没有一种有效的约束,所以都没有被实行和遵守过,因此很多人说这是虚伪的善。
孔孟互相结合好。

生生吧。君子仁爱。心在重复和长久的痛苦中很容易麻木死去。或许他想让人们找回发展下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