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怎样评价朱元璋和秦始皇的?他是这样评价这两位老前辈的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05/09 22:16:29
毛泽东是怎样评价朱元璋和秦始皇的?他是这样评价这两位老前辈的呢?毛泽东是怎样评价朱元璋和秦始皇的?他是这样评价这两位老前辈的呢?毛泽东是怎样评价朱元璋和秦始皇的?他是这样评价这两位老前辈的呢?秦始皇(

毛泽东是怎样评价朱元璋和秦始皇的?他是这样评价这两位老前辈的呢?
毛泽东是怎样评价朱元璋和秦始皇的?
他是这样评价这两位老前辈的呢?

毛泽东是怎样评价朱元璋和秦始皇的?他是这样评价这两位老前辈的呢?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故氏赵,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 “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过,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
  1.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2.废封国,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4.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5.焚书坑儒,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
  6.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7.修建长城,使其成为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8.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毛泽东评秦始皇: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说起秦始皇,人们的第一反映就是暴君.主要有三点:一是焚书;二是坑儒;三是大兴土木奴役百姓.
  一评焚书: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民间只允许留下关于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
  二评坑儒: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儒士和方士(有知识的人)坑杀,史称「坑儒」.
  三评大兴土木奴役百姓:万里长城、骊山墓、阿房宫是指证嬴政大兴土木奴役百姓的三大罪恶.说一句不尊重的话,唯物主义的历史巨匠们在嬴政问题上连起码的道德都不及格.始皇帝三十二年,北击匈奴,南凿灵渠.三十三年,蒙恬三十万大军打败匈奴后开始修建长城,建设者还是北击匈奴的三十万大军.骊山墓不假,阿房宫却是谎言堆积出来的奢华宫殿.最新的考古证明,文人墨客渲染的 “蜀山兀,阿房出”充其量是一个一千四百多米长五百米宽的大土堆,一个只建设了广场和围墙的半拉子工程,被焚烧了三个月的宫殿不是阿房宫而是咸阳宫.
  秦始皇在贾谊、司马迁、班固、妙笔生花的大文豪、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笔下一步步走上了断头台,他为后世开创的伟大福祉被唾液淹没,成了一个很冤的皇帝.
  毛泽东评价朱元璋:
  毛泽东在参观古观象台后,沿着城墙走了百余米.毛泽东一边笑,一边走.他与警卫员聊起朱元璋当皇帝的故事来.毛泽东说,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明朝的开国皇帝.由于他出身贫穷,为了谋求生机,出家为僧.朱家生了8个孩子,只活下6个,4男2女,朱元璋排行最小,小名叫重八.这一年遇上百年罕见的干旱和瘟灾,他的父母和兄长都被夺去了生命.当时年仅17岁的朱元璋埋葬了双亲,便开始了他的游荡生涯.
  他为生活所迫,在安徽和河南之间往返了七八次,接触了社会,又经游历,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生涯.当时河南南阳和安徽淮南,是白莲教内两大教派活动的中心,出游期间他不可能不接触白莲教.出游返乡后,他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初为步卒,由于他作战勇敢,才智过人,很快被郭子兴收为心腹.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把这支义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当时他采纳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在群雄中已无敌手,自己称了王.
  朱元璋”缓称王”的做法,既避免了成为众矢之的,又赢得了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卓越的谋略和胆识才气.
  朱元璋在平定江南的关键之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中,充分发挥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陈友谅拥兵60余万,楼船数百舨,他采取主动出兵,企图一举消灭朱元璋的策略.朱元璋仅20万人,又都是小船,朱元璋亲临前线,亲自督战,他临危不惧终于取得胜利.鄱阳湖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朱元璋在13年的统一战争中,屡败强敌,消灭割据势力,出军北上,建都南京.在执政的30年中,表现了他光辉的一生,真不愧为一代英豪.
  他是个放牛娃,开创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上无惯例.他没有什么文化,完全靠他的聪明才智,是他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可以说他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成功的一个典范.他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接着,毛泽东又分析了朱元璋不足的地方.毛泽东对朱元璋做过精心的研究.他稍停了一下,继续对警卫员说:”我们后人要很好地研究明朝近300年的历史,很好地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吸取他失败的教训.要研究中国悠久的历史,要好好学习历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