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这个姓氏是什么起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05/06 20:19:38
许这个姓氏是什么起源?许这个姓氏是什么起源?许这个姓氏是什么起源?一、姓氏源流  许(Xǔ许)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据史书记载,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

许这个姓氏是什么起源?
许这个姓氏是什么起源?

许这个姓氏是什么起源?
一、姓氏源流
  许(Xǔ 许)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据史书记载,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西周灭商后,周成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为太岳之嗣,也称为许文叔.许国地在今河南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公元前576年,许灵公被迫南迁叶地,为楚国的附属;前534年许惮公又被迁城父;前 538年又迁荆山;前529年复迁叶地;前506年再迁容城.战国初期终于被楚国所灭,迁于容城,后子孙分迁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国为氏,称为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相传炎帝是上古部落首领少典的儿子,少典娶娇氏而生炎帝.由于炎帝居于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他本人也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后来炎帝向东发展,势力达到中原地区,这样就与黄帝的势力发生冲突,他们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进行了一场战争,结果炎帝战败,于是便退出了中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即神农氏,传说他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时代人们过着采集渔猎生活,神农氏用木制作未、耜,教民从事农业生产.他还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据载,炎帝的后世子孙伯夷,是唐尧时期的四岳,他的裔孙文叔参与了周武王的伐商战争,西周建立时大封诸侯,文叔被封于许(今河南许昌东),世称许侯,是西周在中原的诸侯国之一.
  春秋时期郑、楚等国势力强大,许国不断地遭到这些诸侯国的进攻,由于力量弱小,无力抵御,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如公元前654年,楚国伐许,许侯无力抵抗,遂肉袒谢罪,楚国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时,又一次进攻许国,许侯只好再次肉袒谢罪,使其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国所能做的惟有迁徙,以避其锋芒.公元前576年,即许灵公时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于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公元前529年,再次迁回叶;公元前524年,又迁到了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后来几乎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见当时其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许国迁到容城后,虽然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喘息机会,但是当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诸侯纷争,许国这样的小国仍不能避免被吞没的命运.大约到战国时期许元公在位时,便被楚国攻灭了,一说为魏国所灭.许国灭亡后,许国宗亲四散逃走,他们虽散居异乡,不忘故国,便以国为姓,这是许姓的一个来源.
  2、出自尧帝时许由的后代,以祖名讳为氏.许由一作许繇,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年老后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逃至箕山之下,农耕而食.后尧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
  相传许由之所以这样做,是受了古代隐士巢父的影响.尧先是想请巢父接替自己的君位,巢父不接受.尧又想让位于许由,巢父便教许由隐居躲避.不过后世的许姓人中到底哪些人是许由的后代,不得而知,其世系也不清楚.许姓以汝南(今河省南鲁山、平舆、叶县一带)、高阳(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为郡望,他们都是许国之后裔,故许姓的起源应以出之姜姓为主.
  3、出自其他源流有许氏.清代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西南)土司及满、黎、瑶、彝、土家、阿昌、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均有许姓.
  ★得姓始祖:许由.许由亦称许繇,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老了以后,曾打算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逃到了箕山下面,自己农耕而食.后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就到颖水河边去清洗耳朵,表示不愿听到这件事.许由死后被葬于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许由的后代子孙便以其名讳为姓,称为许姓,许由则被纪念为许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许姓最初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时,源于姜姓后裔文叔一支,被郑、楚所逼,多次辗转于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荆山(今属湖北省)、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等地,后被楚所灭,子孙有流落于今湖南省新晃、芷江一带者.这可以说是许姓第一次的繁衍迁徙.秦汉时期,许姓已遍布河南、河北两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后形成许姓历史上最大望族:汝南郡望.此郡望又分支出高阳郡、太原郡、会稽郡等许姓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名门望族.据载,汝南郡的祖先秦末高逸之士许猗,其玄孙许德任西汉安定(今甘肃省平凉、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一带地区)、汝南(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一带)太守,在汝南平舆县定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北方战祸而南徙的人群,许姓迁居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地.汝南一支后裔许猛任曹魏幽州刺史,许式任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地区)太守,许茂任高阳(今属河南省)太守,许王圭任南朝桂阳太守,许彦任相州刺史,许永慧萧齐时被封为晋陵县侯,许宗之任北魏定州刺史,许懋任梁朝天门太守.隋唐时期,社会趋于稳定,不管是居于北方的许姓,亦或是迁居南方的许姓,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许姓人口日益增长.上述汝南许姓一支后裔也有新的发展,如许逊任平原(今属山东省)太守,许弘周任楚州刺史,许远任睢阳太守,许岘任袁州刺史.宋元至明清之际,许姓主要特点为南迁及移居海外.宋元时的南迁,促使许姓在南方长于北方的发展趋势,清代移居台湾的许姓,多出汝南一郡,集居于台北、屏东、高雄等地.至此,许姓可谓枝遍天下,广播各地.今日许姓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七省许姓约占全国汉族许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许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三.
  三、历史名人
  许 行: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许姓著名人物,是战国时楚国人,主张“贤者与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有学生数十人.
  许 慎: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中国古代首部字典作者,著有《说文解字》十四卷并叙目共十五卷.
  许 劭:汝南平舆(今属河南省)人,三国曹魏时名士,喜评人物,其评曹操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许 衡:元朝理学家.元世祖即位后,与刘秉忠等定朝仪官制,为元统治者策划“立国规模”.与刘因、吴澄并称为元朝三大理学家.
  许 劭:三国魏大名士.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几乎称为曹操一生的定论,“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词.
  许 浑:唐代诗人.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为世人传唱.
  许孟容:唐代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官至吏部侍郎、东都留守等职.
  许敬宗: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历任著作郎、中书舍人、侍中、中书令等职.助武后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参与编撰了《武德实录》、《贞观实录》、《晋书》等.
  许道宁: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宋代画家,擅画林木、平远、野水三景.
  许道宁:宋代画家.以擅写林木、平远、野水三景闻名.张士逊曾赠诗有“李成谢世范宽死,惟有长安许道宁”之句,以赞其作.
  许叔微:真州(今江苏省仪征)人,宋代医学家,著作有《伤寒发微论》等.
  许夫人:元初畲民起义女英雄.1278年,她联合黄华起义.当时,元军已入福建,宋臣蒲寿庚降元.抗元将领张世杰转战至闽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讨伐蒲寿庚及元军,屡次获胜.
  许有壬:汤阴(今属河南省)人,元代著名政治家,他历官七朝近五十年,官至中书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
  许天赐:闽县(今福建省闽侯)人,明朝弘治年间进士,为官刚直不阿,著有《黄门集》.
  许孚远:明代浙江省德清人,官至南京兵部左侍郎,著有《敬和堂集》.
  许自昌:明代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好奇文异书,作传奇《水浒记》、《灵犀佩》等,另著有《樗斋诗钞》、《樗斋漫录》、《捧腹编》等书籍.
  许鸿磐:清代山东省济宁人,历任安徽同知、泗州知州,作品有《方舆考证》、《西辽记》等.
  许宗扬:清代广西省人,太平军将领.曾随石达开赴皖,随韦昌辉杀杨秀清,后不详.
  许景澄:浙江嘉兴人,清末外交大臣,曾出使法、德、意、奥、荷等国,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许雪秋:广东省海阳(今潮安)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曾任职中华革命军东江都督.
  许广平:广东番禺人,鲁迅夫人,建国后,任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中华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等职.
  许地山:原籍福建,生于台湾,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著作有《缀网劳蛛》、《空山灵雨》、《印度文学》、《中国道教史(上)》、《大藏经索引》等.
  许世友:河南省新县人,著名军事家,少年时曾在少林寺学习武术,早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入中国共产党,一生极负传奇色彩,酒量过人,领导并指挥了许多著名战役,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于1979年中共对越南发动的边境战争中,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指挥了东线的战斗.1985年10月22日因患有肝癌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0岁.去世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根据本人“死后尽孝”的意愿,特批许世友将军土葬,邓小平的批示为,“下不为例”.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
  高阳郡:东汉桓帝时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许氏,为文叔直系后裔.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东汉末年大名士许劭之后.
  会稽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之后.
  2、堂号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
  得仁堂:伯夷、叔刘在周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现在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
  此外,许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高阳堂”、“汝南堂”、“世德堂”、“永吉堂”、“高丽堂”、“敦叙堂”、“敦本堂”、“麟振堂”、“惜阴堂”、“希范堂”、“怀义堂”、“绍鲁堂”、“承文堂”、“聚族堂”、“长兴堂”等.
  五、宗族特征
  1、以许猗为源头的汝南许姓,不但是众多郡望的主干,而且也是许姓历史上迁徙的主源,就其本支来说,冠冕累世,簪缨不绝,辉煌至极.
  2、许姓禀承先人贤德高洁的品质,仁德克俭、惜阴勤勉,涌现出众多名人佚事.
  3、许姓字行规整鲜明,透出许姓族人独有的特征,如许步云所参与修纂的《许氏家谱》,内有浙江许姓一支字行为:“龙凤麟彪,聪明智慧,簪缨继美,耕读贻谋.”许引之主修的《许氏家谱》,内有河北许姓一支字行为:“立崇文新金学,乃身宝儒以道德.”许秀堂所修《许氏支谱》,内有江苏许姓一支字行为:“永林鼎瑞,昌秀敏宗,贻俊泽辉.”
  六、许姓迁徒史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郑、楚等国势力强大,许国不断地遭到这些诸侯国的进攻,由于力量弱小,无力抵御,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公元前654年,楚国伐许,许侯无力抵抗,遂肉袒谢罪,楚国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时,又一次进攻许国,许侯只好再次肉袒谢罪,使其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国所能做的惟有迁徙,以避其锋芒.公元前576年,即许灵公时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于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公元前529年,再次迁回叶;公元前524年,又迁到了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公元前523年,许悼公患疟疾,太子止献药,悼公饮后非但没有治好病,反而送了性命.太子止见闯了大祸,于是便逃到了晋国.此外,楚国有许伯,郑国有许瑕,晋国有许偃、赵国有许钧、许历、魏国有许绾,他们都是因各种原因从许国流亡到各国的,由于无法归国,便定居于当地.后来几乎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见当时其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许国迁到容城后,虽然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喘息机会,但是当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诸侯纷争,许国这样的小国仍不能避免被吞没的命运.
  这一时期分布在各国的许姓人大都是许国灭亡后被迫迁去的,他们通常仍可保留贵族的身份.但在战国后期由于社会变革加快,社会分化剧烈,有一部分许姓人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贵族地位,如赵人许历,便是一例,所以他们必须以自己的才干重新博取功勋,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此外,除了以上诸国外,齐、韩、燕等国也有许姓分布,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其中也有处于社会下层的人.通观这一时期的各国许姓,人数并不很多.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是许国本来就是小国,人口有限;二是许国灭亡后,许姓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基础,他们的活动不为史书记载,故今天便很难了解其全部情况了.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除了高阳地区有许姓分布外,在今山东、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陕西、河南、河北的人数为最多,也最为集中.在这些地区也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于某一区域,如陕西主要集中在关中,河南则集中在洛阳及豫南一带,河北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
  隋唐时期
  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故唐代以后的许姓名人也多出于此地.
  宋元时期
  辽国地处我国北方,其境内许姓分布较少.金国消灭北宋后,占据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这里主要是汉族聚居区,所以金朝统治时期许姓分布要比辽广泛得多.元朝的统治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复杂,故境内分布有大量的许姓人.此外,这一时期许姓的民族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不少许姓人.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人口迁徙相对比较频繁,有的是政府行为,也有因躲避战乱,从而构成了这一时期姓氏分布的又一显著特点明清以来的许姓状况.明清时期是许姓人口的大发展时期,见之于记载的许姓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前代.此外,文化素质也大大地提高了,出现了一批学者,考中进士的人数也空前增加.还有一个特点,即这一时期在少数民族中涌现了大批许姓,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