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大部分字意如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05/02 15:25:45
初中文言文大部分字意如上初中文言文大部分字意如上初中文言文大部分字意如上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

初中文言文大部分字意如上
初中文言文大部分字意
如上

初中文言文大部分字意如上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三、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四、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这个我也是复制的,要让我们自己再归纳,估计买本文言文词典比较好吧.

我这是九年级上册的
实在是太多了
恐怕也没有办法粘贴嘚完
还是建议楼主去买书吧
一.通假字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全部展开

我这是九年级上册的
实在是太多了
恐怕也没有办法粘贴嘚完
还是建议楼主去买书吧
一.通假字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
9.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才)
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猛禽)
11.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1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13.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
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
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
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
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
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
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
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
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
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
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
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
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
(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
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
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
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
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
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卒买鱼烹食(吃)
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
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
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
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 (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
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
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
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
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
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
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

收起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 <...

全部展开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
9.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才)
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猛禽)
11.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1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13.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