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介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和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05/08 17:57:45
请简介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和特点请简介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和特点请简介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和特点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地理

请简介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和特点
请简介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和特点

请简介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和特点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1998年,八达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达岭的年平均气温比北京低3℃以上.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达岭长城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
  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明长城的八达岭段是长城建筑最精华段,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八达岭原为隘口,后建关城.明隆庆三年(1569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起自川草花顶,经石佛寺口、青龙桥东口、青龙桥西口、王瓜峪口、八达岭口、化木梁口、于家冲口、黑豆谷口至石峡峪,全长约12千米.八达岭长城、关城、城墙、要塞及关沟中部的居庸关构成明代北京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岔道城 岔道城
  在八达岭火车站附近,有一座气势雄浑,建筑坚固的大城堡,这就是"北门锁钥"关城的前哨指挥部——岔道城.据《居庸志略》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当时设有"把总"三名,驻兵八百员,在八达岭长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古炮
  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制造.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为1957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还发掘出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由此可见当时武器情况之一般.
  关城
  八达岭关城东门外有一座庙,名望京寺,内有石岩凿成的大悲佛像;西门外立有牌坊,横额书“驱胡万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经略边务大理寺少卿吴一贯修建关城时,庙及牌坊皆拆毁.关城设东、西关门,西城墙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墙宽20余米、厚17米、高7.8米;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面积280.17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城台两侧30~40米处,各建敌楼1座,以墙连通,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西城墙两侧连接有南、北两道城墙,两墙均建于山脊之上,东低西高,成U字形,在东门相遇.城墙厚3.3米、周长2 070米、高7.6米.东西门相距63.9米,城内面积约5 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东门,门额书“居庸外镇”;万历十年立西门,门额书“北门锁钥”,均保存完好.
  城墙
  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宽6.5~7.5米、顶宽4.5~5.8米.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青龙桥一带,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2米多.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石条宽0.5米、高0.4米、长0.8~1米不等,最长石条达3.1米,重1.5~1.7吨.无论陡峭山坡或平缓地段,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横架竖垒,咬合成一体,合缝处灌以灰浆.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砸实.墙上体为3~4层城砖,用石灰膏粘接灌缝.城面上用墙砖铺砌,使墙顶平整.墙砖长0.4米、宽0.2米、厚0.1米,每块砖重15千克,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筑成梯道,便于上下.墙顶两边有砖砌矮墙,外侧叫雉堞或垛墙,内侧叫宇墙或女儿墙.垛墙为迎敌面,墙高1.7~2米,便于掩护人体,一般在人体胸部高度开始筑垛口,垛口之间距离约1米.垛口的砖是特制的,一边为斜边,码在口上,呈扇面状,外宽内窄,观察面大.挡垛上部设有了望孔.墙下部砌有射孔,用以射箭投石.部分射孔和了望孔的砖面上雕有图案花纹.内侧宇墙高约1米.垛墙和宇墙都用城砖砌成,墙顶用一层脊砖.脊砖两边低中间高,或内侧高外侧低,便于排水.城墙顶部形成有墙的巷道,在两边墙根砌有小水槽,积水沿水槽流到较低处的宇墙下部,经出水孔把水引至墙外的吐水嘴上,泻流城墙外.吐水口是1米多长的石槽,在长城内侧,伸出墙体以外.每隔一定距离,城墙下部即开有一个登城口.口为券门洞,高1.8米、宽0.8米,门框用4块规格一致的石料组装,门内有石阶,通向城墙顶上.城墙在跨过溪流、沙河的地方都用砖砌成水门,有的大如城门,如石佛寺水关;有的较小,像一座桥,城墙从桥上经过.城墙经过小路时留有一个过门,平时可以出入,战时堵塞.
  敌楼
  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一般敌楼为两层,高10米、长宽均10米.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了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已修复南四楼、北四楼及北五楼等16座敌楼.
  ①南、北四楼.位于关城南、北两峰上,南、北各有4座敌楼,是最早开放游览的地段.两峰相对高差大、坡度陡,敌楼由低处向高处依次峙立,南北遥相呼应.从关城到南四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27米,平均每6米即上升1米.三楼与四楼之间,山势陡峭,城墙逶迤约500米,最险要处坡度达70度.从关城到北四楼,城墙长767.5米,高度上升155米,比南峰距离长,但较南峰平缓.过第三楼呈马鞍形,先下到鞍座部再往上登第四楼,此段有100余级台阶.这8座敌楼与敌楼之间的长城于20世纪50年代修复.北峰4座敌楼本为两层,只恢复了3座,第三座的上层未恢复;南峰第一、二座的上层也未恢复,南三楼上原有铺舍,柱基依在,未复原.每座楼原来都有记载修筑经过的题名石碑,已无存,只留碑座.有的敌楼券门的门枢臼和放门杠的孔眼依稀可见.
  ②北五楼.券洞最多的敌楼.楼长9.25米、宽9.34米,上下两层.从券门进入一层,内有许多券洞,每面4行砖垛,每垛之间都用券顶拱连,共30余个券洞托起第二层的地面.
  ③北六楼.面积最大的敌楼.楼长12.6米、宽8.5米,底层面积约100平方米.长面7行砖垛,宽面4行,垛顶发券,形成四方廊形券道,中间留空,成为长方形天井.可从天井登梯上到楼顶.
  ④北八楼.海拔888米,为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敌楼,是俯瞰长城最佳之处,故又名观日台.楼内两层,有梯可上.一层迎敌面有6个箭窗,其数目之多居敌楼之首.关城平台到北八楼长城相距1500余米,相对高度228米.
  ⑤建有铺舍的敌楼.新修复的敌楼中有两座建有铺舍.一是北十楼,一是南六楼.铺舍是建在二层楼上的小屋,硬山顶,雕窗红柱.
  墩台
  又称烽火台.八达岭长城外的东、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2门,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驻军防守,与城堡组成一个纵深防御网.明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举烽办法,即敌人来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
  又称墙台.指稍高出长城墙顶,四周砌有堞墙、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筑.此是古代士兵们的巡逻放哨之处,以及发生战争时进行据守防御的地方.例如八达岭关城门顶的平台,即为城台.
  战台
  修筑于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或地势险要之处,为碉堡式建筑,有一、二、三层之分,规模大小不 一.内可储兵器、弹药及其他战略物资,作用大于敌楼.据明代刘效祖所著《四镇三关志》记载,在戚继光的规划和督办下,从山海关至北京的长城沿线,共筑敌台、战台一千二百座(原计划要建三千座).当遇战争爆发之时,在敌台上可"从上临下,用火器、佛郎机、子母炮更番击打","器用尽以火炮代之".一个战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备火药300斤.此外,在战台上还存有神箭、铁棍,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石块,同时还储备一个月的口粮和用水等.这种"制作久而弥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战台设施,既可出击,又可据守,并可与长城上的城台、敌台(敌楼)等军事设施密切配合,以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大大地增强作战威力,有效地阻击敌骑进攻,在军事防御上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战术作用.
  即使是有了火器的时代,要塞和阵地的依托仍然是必不可少,长城本身就是积极防御的代表杰作,在要塞中可以安全保护我们的军队,囤积粮草物资,长城最大的作用不是在于那道墙而是墙连接起来的要塞,这样的一个要塞的作用至少超过了那些普通的要塞多个以上.历史上游牧民族对长城常常苦恼不已,他们只能在防御坚固集有重兵的要塞前面战斗才希翼战略上的突破.而迫使他们在不利环境下的会战正是长城的发挥的军事意义.而正是有了长城,那些原本孤立的要塞不再是孤立的了,因此也更不容易陷落.
  明朝初期蒙古族的势力还十分强盛,朱元璋采纳了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不仅各州府县的城池构筑得十分巩固,而且对长城的修筑和防务十分重视.在长城外建立军事重镇,封诸王子率军驻扎边镇,实行军屯以守国境.大体沿长城一线划为九个防区,是谓“九边”:“九边”之前,设置了大宁[宁城]、开平[多伦]、东胜[托克托]三卫;并且分别以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和雁门、宁武、偏关“外三关”为枢纽,构成两道长城防线.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御纵深,瞰制了主要歼敌战场.这种防御布势,不仅着眼于敌人从正面[蓟州、宣府、大同]进攻,而且考虑了敌人取陕、晋组织战略迂回的可能,是比较缜密的.京师核心防御的组织,充分体现了环形防御的思想.主要防御方向居庸关的外镇在八达岭,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则既是接应前出的据点,亦是防敌侧背包抄的对外正面.京东方向,则针对通州北塞篱村至怀柔苏家口间地形平漫的不利情况,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使京师有重关之险.由于边防的巩固,保障了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明成祖时,利用长城作为掩护野战部队集结的基地,亲率大军进行五次北征,保护了边境不受侵犯和袭扰.成化时,由于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调集军民大修边墙,使侵入河套的鞑靼退兵,边墙完成后八年之久不敢犯边境.隆庆时,边患千紧,于是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到蓟州主持长城防务.戚继光自选沿山海关到居庸关长在构筑空心敌台,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其次根据长在附近地形特点,训练守城部队,在边外山谷丘陵地用步战,平原开阔地用车战,近边之地用马战.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兀良哈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部侵扰边境,被戚继光打败,并派兵出塞追地击,将董狐狸的北北长秃擒获,后来董狐狸娴率族民三百人,叩关请罪表示愿意投降,才将长秃放回,并建立通贡互市关系.戚继光在蓟州的十六年间,边防安定,生产发展.戚继光认为,“守固以筑台为策,而战必以练兵为先,”将筑城与训练双管齐下的经验,甚得重视.